
自從台灣的金管會在去年開放第三方支付業務後
台灣的第三方支付也跟著進入戰國時代
以前在網路上收款,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PayPal
雖然PayPal的手續費不低,不過做網路行銷的,就是希望能一切“網路化”,
如果收個錢還要人家去銀行轉帳 或 ATM匯款什麼的
那就有點“落漆”了
用PayPal收款,可以讓網路賣家不需要是公司,或先申請什麼刷卡機之類的
只要註冊一個帳號,就可以在全球收款
而買家也不需要是PayPal的用戶,只要有信用卡都可以直接支付
解決了網路上金流的問題
在安全性上,買家支付後如果發生交易糾紛,都可以向PayPal請求協調或退款
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買賣雙方的安全
(下表 PayPal手續費)
而大陸淘寶旗下的支付寶也是這樣的產物
它的安全機制比PayPal更進一步
PayPal是遇到買賣糾紛時會介入協助處理
而支付寶是買方支付後,款項暫時扣留在支付寶裡
等賣家出貨,買家收貨確認 或是 14天後無糾紛
再自動將款項打到賣方帳號裡
這種模式安全性更高,而且對馬雲來說,等於是每天幾十億RMB的暫存款放在那邊幫他賺銀行的利息
淘寶就靠這種模式稱霸大陸的電子商務市場
(下表 支付寶收費標準)
場景換到台灣
6月初,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一句:「有政府如此,何需敵人」,點燃了台灣第三方支付戰火。7月,詹宏志再次大力抨擊金管會,直指「廢掉算了!」 這一連串的發聲確實產生效果,引來府院高度關注,進而成了前金管會主委陳裕璋下台的最後一根稻草。金管會新任主委曾銘宗上台之後,針對爭議多時的第三方支付問題,也已火速在8月初定下清楚方向。(遠見雜誌 http://www.gvm.com.tw/Boardcontent_23806.html)
所以台灣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,第三方支付平台也一個一個冒出來
- 歐付寶(http://www.allpay.com.tw)
看起來和PayPal相似,不過手續費更低,支援的收款方式也更多。
- 豐掌櫃(永豐銀行)
手續費比較低,不過要先在永豐銀行開一個帳號,而且有設定費、系統服務費等問題。
有了這些平台,要在網路上收錢就方便多了
至於使用上,其實都大同小異,我們就下次再分享咯!